行业争议中前行,怪兽充电蔡光渊:回归本质,2年后英雄就会出现

2017-12-06 来源: 云九资本

共享充电宝公司“怪兽充电”于11月25日完成近2亿元新一轮融资,由国内顶级私募基金领领投,全部老股东都做了跟投。而在今年7月云九资本也参与了怪兽充电A 轮融资。云九资本董事沈文杰表示,共享充电宝行业当下蒙受了一些负面的舆论,主要是由一些盲目的同行公司和盲目的评论引起的。我们本轮的加注是我们对这个赛道和团队的态度,坚决看好和信任。但需要清楚的是,这是一件有非常高产品门槛和运营门槛的事情,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方法和效率会直接影响到理想中的模型是否能够实现,不修练好内功盲目激进的公司正在付出代价。怪兽团队对这件事的理解程度和运营情况让我们看好它能带领行业胜出。

投资人简介:
沈文杰先生是云九资本的董事,有着超过5年的风险投资经验。他主要关注移动互联网、消费、社交、电商平台等。沈先生主要投资过的公司包括我在家、怪兽充电、优拜单车、爱尚鲜花、他趣、拼豆夜宵等。

11月30日-12月2日, 2017创业邦100未来领袖峰会暨创业邦年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怪兽充电CEO蔡光渊发表了《你不知道的怪兽充电》的主题演讲,犀利观点如下:

  • 1、壁垒存在于你把数十,上百上千的细节做到位。
  • 2、不管是否融到钱,都要当现在是最后一笔融资,思考存活奋斗是怎样一个过程
  • 3、不同的形态有不同的客群,任何公司都会以消费者为导向,而不纯粹是为了竞争。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大家都叫我Mars,战神。创立怪兽充
电之前,我在消费品行业十几年,一直做着和人们息息相关却又很小的产品,这些小产品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让他们生活更美好,这也是我创办怪兽充电的初衷。

成立7个月融资近3亿,用户数量1000万

现在中国有7亿智能手机用户,其中有4亿是年轻人。他们玩吃鸡,打荣耀,没有一个省电的主,我们立志于让这些生活中的玩家玩转生活不断电。

怪兽充电以前很低调,我不接受任何采访,不登台演讲。

因为我认为,公司成立没有多久,我们应该先跑起来,验证了自己,做好本职事情,然后才思考该和大家分享什么。

怪兽充电2017年5月2日成立,6月份全面产品上市推广,到今天正好7个月。

目前我们已经到达了100座城市,服务了1000万名消费者。对于任何共享行业来说,这些数字并不大,但我希望大家关注数字背后的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时间的速度,我们成立至今,花了 7 个月时间,已经成功进入共享充电行业的第一梯队。

第二个因素,充电宝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风口项目,我们要建立产品科技门槛、渠道门槛,同时吸纳各方资源,包括商户资源、品牌联合资源、投资人的融资。我非常相信两年之后,如果我们仍然在这个行业拼搏,英雄就会跑出来。

全中国7亿手机用户,不完全统计只有 5.5% 渗透率用到共享充电,全国有 600 万家餐厅,到目前只有 6.5% 的餐厅有共享充电宝。

如果我们放眼更广阔场景,全中国包括零售,餐饮、娱乐、公众设施等,有不下 2500 万个场景,目前的渗透率只有 2% ,所以市场很有潜力。

很多人问我共享充电是不是没有门槛?其实并不是。

从产品角度:怪兽充电有中国最好的充电宝供应链,也是全球第一大充电宝供应商御用产品线。

举个例子,小米一万毫安的充电宝,零件加在一起 150 多个。相比之下,怪兽的二代充电宝产品,有蓝牙通讯模块,含 328 个零配件,从结构设计、安全设计、充电效率、耐用等各方面相比,共享充电宝想要做好,做扎实,非常困难。

在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接下来首发的新一代产品——共享充电行业第一款共享无线充电宝。

如果你手拿一个iphone X,只要手机对着充电宝就可以自己充电,拿开就可以使用,贴上就能充电。

共享充电宝的运营思维:销售,经营,大数据

在这里谈到共享单车,大家都认为单车铺设很简单,充电宝是这样吗?

在实地铺设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免费把共享充电宝放到合作门店场景中去,我们来收取每小时的租赁费用。商家等于什么都没有得到,并且要给客户充电、维护,回答用户问题。

对于充电宝来说,是一个非常难的销售领域。

从经营的角度,一个充电宝的成本只有 100 多块钱,柜式机可能成本上千。布设到场景里面,这些都是我们的固定资产,所负担的折旧在我们损益表上都有表现。无论是我们的城市经理,还是BD人员,他们都需要带着经营思维来工作。

对于怪兽充电来说,我们的运营体系结合销售、运营、经营的三大维度来实现的。

最后,所有的成功都靠大数据驱动,我们有日积月累的数据后,这些数据是支持我们“打仗”的根本。

从数据上,我们能完整记录消费场景下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使用,未来,基于消费者场景,怪兽充电将用智能硬件与消费者联结在一起,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把我们的硬件布设进去,消费者通过扫码入口跟我们产生互动,在云端产生大数据。

公开数据显示, 2017 年 5 月成立至今,怪兽充电共获得3轮融资:

2017年4月获小米科技、清流资本、顺为资本、高瓴资本等等机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2017年7月27日,怪兽充电宣布获得高瓴资本、清流资本、蓝弛创投、顺为资本等机构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2017年11月,怪兽充电完成近 2 亿元新一轮融资,领投方为国内某私募基金,原有投资方蓝驰创投、广发信德、云九资本、高瓴资本、顺为资本、清流资本等均参与跟投了该轮融资。

共享充电宝行业正在风口上,面对诸多争议,在结束演讲环节后,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接受了包括创业邦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针对一些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进行解答。

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目前公开的资料显示,怪兽充电已经获得三轮融资,融资总额接近3亿元,投资方为国内顶级投资机构,在整个行业不被看好的环境下,您是如何做到的?

蔡光渊:第一,我们很幸运,在过去 7 个月当中是行业内唯一获得三轮融资,也是唯一一家每两三个月就能获得一次融资的。这归功于我们的运营和效率,怪兽充电产品的产出使用率更高,用更少人做更多的事。

其次,我们的数据增长非常好,这让很多投资人看好我们。对于投资人而言,都会倾向于效率高的公司。

此外,我们现在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是属于团队的,我们团队是一支具有创业激情又非常具有专业精神的团队。

我们的COO徐培峰是美团元老,曾任美团众包总经理。CMO张耀榆是我以前Uber的同事,CTO李晓炜是前途牛研发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来自阿里巴巴,供应链负责人出身华为。

我们的创始团队有非常强的专业背景,这比较不容易,投资人投我们另一方面也在于,我们拥有非常专业的团队,毫无疑问,我们非常靠谱。

记者:在Uber的工作经历对您现在创业有哪些影响?

蔡光渊:Uber教会我如何把传统的事情用互联网的形式做出来,共享充电宝就是很传统的事。

当然,Uber烧钱很严重,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创业不能过分烧钱,要回归商业本质,要精耕细作。一定要对得起投资人的钱,兄弟们的泪和汗,把这个生意好好运营下去,而不是烧钱。

记者:共享充电行业一直面临着比较大的争议,面临被唱衰,您认为,怪兽充电的冲击力在哪里?

蔡光渊:对于行业面临的争议,我用一个数据来说明:我们的桌面式共享充电宝成本在 100 多元钱,一天使用一次的频率,回本只需要几个月。相比于此,一辆共享单车的成本是几百元,一天使用两三次,回本周期大概一两年。

在我看来,共享充电行业有门槛,有围栏,不会到恶性竞争的程度。

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脚踏实地回归商业本质,算好账,做好运营和维护,回本是很快的事情。

共享充电行业需要打持久战,我认为起码两年以后,我们这个行业坚持到底的英雄就出现了。

任何行业都有做得好与没有那么好的公司,不能因为一两家,甚至三四家公司的破产停业就说这个行业没戏了。

记者:目前怪兽充电的盈利情况如何?未来的盈利空间有多大?

蔡光渊:盈利状况不方便透露。行业目前还很早期,需要先培养消费习惯,投入资源打造、铺设产品。

基于回本周期,早期需要靠融资的支持来打开市场,融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布局,先把我们产品做好,再把网点占据,然后通过更好更高效的运营,来赚取利润。

中国7亿户手机用户中, 60% 在三线城市, 60% 有第二次充电需求,70%是不带充电线和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可布局的场景有 2500 万个,我们布局 1000 万个场景就能获得可观的成绩。

在我们自己有门槛的条件下,这是做得到的,这个赛道其实就是 300 亿甚至 400 亿,足够大。

未来,当我们拥有几千万用户,上亿用户的时候,能够实现三四亿用户的渗透,用户基于消费场景的大数据非常值钱,数据变现也是很大的机会。

记者:怪兽充电如何设置自己的技术壁垒?

蔡光渊:技术壁垒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判断用户的需求,我们会把消费者的体验感做的更好。比如我们的二代桌面机加了蓝牙和2G双重通信模块,这样我们实现扫码之后秒连,用户体验非常好,这些细节就是壁垒。

按照我以前做产品的经验:壁垒就存在于你把数十,上百上千的细节做到位。

第二个层面:开拓壁垒的眼界,比如无线充电宝,在iphoneX上市之前,我们了解到他们的无线充电标准,我们希望站在行业前端引领行业发展,因此我们选择做不一样形态的充电宝,快充,这都是我们为树立壁垒而营造的门槛。

记者:最近怪兽充电也开始发展柜式机产品,这和来电、街电的产品有相似之处,是要参与到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去吗?

蔡光渊:不同的形态有不同的客群,任何公司都会以消费者为导向,而不纯粹是为了竞争。

记者:现在共享充电宝的行业争议还涉及到专利问题,街电和来电在专利问题上也存在很多分歧,您如何看待专利问题?

蔡光渊:谈到专利,我非常敬佩来电,它有共享充电行业很多专利,我们做产品的时候规避它的专利也很辛苦,这是它做得很好的地方。

专利一定是我们这个行业以后的技术壁垒,怪兽充电正在各方面做我专利的储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大概需要两三年时间。我们看中专利,正在做专利布局。

记者:您判断共享充电宝行业未来是否会出现一轮兼并融合的过程?大概会在什么时间点出现这种变化?

蔡光渊:我个人觉得一定会有,任何行业都有,或早或晚。

对于充电宝行业,今年 3 – 6 月的时候有 25 家公司融资超过 15 亿人民币,这是一个大风口。但是这 25 家现在陆续有一些已经转型了,剩下的一定会有转型的,或者继续做,但是行业资源一定会更向头部集中。

最终可能存在有几家头部公司,再加上若干家做细分市场的企业,用不同模式来经营,都能赚钱活下去。